以前有個壞習慣,每次同人食 pizza ,一定同人講唔好叫菠蘿,因為覺得 pizza 上面「唔應該」有生果。我咁諗唔係因個人口味,純粹上網睇得多「意大利人見到菠蘿放 pizza 立即發癲」、「十號風球黑色暴雨超市賣剩菠蘿 pizza 如嘉頓雜餅」。我更會笑人食,然後懶有道理咁講:「對意大利人黎講 pizza 係正餐主食,你會唔會生果送飯?應該配鹹、唔應該配酸、甜。」當時朋友反駁「咁菠蘿炒飯、咕嚕肉呢?」我頓時語塞。
最近睇咗啲關於 pizza 嘅嘢,發現我地所講「正宗 pizza 」— 即拿玻里薄餅 — 嘅規矩同定義,係由 1984 年設立嘅「拿坡里正統披薩協會」 (Associazione Verace Pizza Napoletana, AVPN) 設立。雖然真係好多人跟,但係就不是「自古以來」。所以 pizza 無所謂正宗,食物無所謂正宗(仲有好多嘢都係)。Foods always adapt. 「正宗」只係宣傳技巧。台灣勁多「古早味」又唔見樣樣都好食。
退一萬步,哲學討論落去可能真係有「正宗」,但係個問題係完全唔重要。反思番對食物「正宗」、「傳統」嘅迷思,我認為嘢食總係要放入口的,所以人有責任了解同表達自己口味。意粉軟硬都睇人,你要諗嘅唔係「正唔正宗」,而係點樣令到件食物變成你想食既質感、味道同體驗。至於「正宗問題」係無關的,最多最多代表你幾大機會可以複製到一種過去某些人接受到的口味。但呢啲都係別人的事,自己喜歡咩口味係自己嘅事,而口味係無分高低對錯(當然食物有社會議題,我純講口味。)